刘浩

来源: 发布时间 : 2025-10-09 点击量:

姓名 刘浩

系别 投资与理财 邮箱 lhuestc_edu@126.com

职称 副教授 行政职务 院长助理、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主任

个人简介

刘浩,管理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云山青年学者,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兼任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研究专委会特邀研究员,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金融开放与资产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汕尾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特聘顾问。分别于2011年、2018年在电子科技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硕博连读),2016年赴香港理工大学会计与金融系访学。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广东省区域联合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1项。作为主研人员参与了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多项。近年来在《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Economics Letters》《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Finance》《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等国际高水平SSCI期刊,以及《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管理学报》等国内权威CSSCI期刊累计发表论文25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研究成果获教育部第九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四川省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曾多次获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优秀教学奖,获评优秀本科生导师与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

 

研究兴趣

资产定价;公司金融;气候金融

 

教育背景

2007年09月–2011年07月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学,学士

2011年09月–2013年07月    电子科技大学,物流工程,硕士

2013年09月–2018年12月    电子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金融工程),博士

2016年10月–2017年01月    香港理工大学,会计与金融系,留学访问

 

个人主页

‪‪Google Scholar: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a6b6w9YAAAAJ&hl=en

ResearchGate: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Hao-Liu-250

 

科研成果

已发表论文(*为通讯作者)

[1]Liu H, Tang X, Fu J Y*. Do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curb carbon emissions? Evidence from an emerging economy[J]. 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Finance, 2025, 74: 102665. (SSCI Q1).

[2]Deng J, Liu H, Yu H, Chen Z*. Cash flow uncertainty,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corporate real estate holding. Applied Economics, 2025, 57(43): 6833–6852. (SSCI Q2).

[3]Liu H, Ye X, Zhang Q. Foreign ownership and M&A activity: Evidence from China[J]. The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24, 73: 102179. (SSCI Q2).

[4]Chen J, Yi X, Liu H*. Asset redeployability and firm value amidst the COVID-19 pandemic: A real options perspective[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 2024, 94: 103298. (SSCI Q1).

[5]Liu H, Tang X, Liu L, Lai H*.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corporate green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an emerging economy[J].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2024, 60(9): 2096–2109. (SSCI Q1).

[6]Yao H X, Xia S H*, Liu H*. Return predictability via an LSTM-based cross-section factor model: Evidence from Chinese stock market[J]. Journal of Forecasting, 2024, 43(6): 1770–1794. (SSCI Q2).

[7]Liu H, Lin C Y. Climate change news risk and corporate bond returns in China[J]. Finance Research Letters, 2023, 58: 104526. (SSCI Q1).

[8]Liu H, Zhang H, Fu J Y*. Cultural distance, foreign ownership, and corporate innovation in China[J]. 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2023, 30(19): 2854–2861. (SSCI Q4).

[9]Zhang Q, Zhang P, Liu H*. Does expected idiosyncratic skewness of firms’ profit predict the cross-section of stock returns? Evidence from China[J]. 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Finance, 2023, 64: 101839. (SSCI Q1).

[10]Yao H X, Xia S H*, Liu H*. Six-factor asset pricing and portfolio investment via deep learning: Evidence from Chinese stock market[J].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2022, 76: 101886. (SSCI Q2).

[11]Liu H, Zhang H, Gao Y, Chen X*. Firm age and beta: Evidence from China[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22, 77: 244–261. (SSCI Q2).

[12]Zhang Q, Chen J, Zhang P, Liu H*. How does the business cycle affect firm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s listed companies[J].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2022, 58(5): 1390–1414. (SSCI Q1).

[13]Li Q, Liu H*, Zeng Y. Size effect and growth options over firm lifecycl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2, 7(2): 197–212.

[14]Sandra C O, Zeng Y, Li Q*, Liu H, Peter D A, Tamas C. The effect of economic growth on banking system performance: An interregional and comparative study of Sub-Saharan Africa and developed economies[J]. Economic Systems, 2022, 46(1): 100939. (SSCI Q1).

[15]Liu H, Zhang Q*. Firm age and realized idiosyncratic return volatility in China: The role of short-sales constraints[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 2021, 75: 101745. (SSCI Q1).

[16]Liu H, Yi X, Yin L*. The impact of operating flexibility on firms’ performance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 Evidence from China[J]. Finance Research Letters, 2021, 38: 101808. (SSCI Q1).

[17]Liu H, Chen Y, Wan W, Zhang Q*. A novel explanation for idiosyncratic volatility anomaly: An asset decomposition perspective[J]. Economics Letters, 2021, 206: 109994. (SSCI Q2).

[18]Liu H, Gao Y*.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lifecycle on Fama–French three-factor model[J]. 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2019, 513: 390–398. (SCI/SSCI Q2).

[19]Liu H, Li Q*, Zeng Y. Firm valuation over lifecycle: A perspective on growth option[J]. Asia-Pacific Journal of Financial Studies, 2018, 47(5): 720–743. (SSCI Q4).

[20]刘浩, 李强, 曾勇. 实物期权视角的CAPM有效性检验[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7, 37(8): 2015–2023. CSSCI

[21]刘浩, 李强, 曾勇. 产品市场竞争、企业实体投资与股票预期收益率[J]. 金融学季刊, 2022, 16(1): 242–269. CSSCI集刊

[22]刘浩, 李强, 曾勇. 增长机会, 异质信念与企业估值[J]. 系统管理学报, 2023, 32(1): 167–177. CSSCI

[23]周利, 刘浩*, 李家山. 退休冲击、信息获取与中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效率——兼论老龄化背景下家庭的养老选择[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3): 123–139. CSSCI

[24]李强, 胡俊, 曾勇, 刘浩. 并购市场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信息反馈效应的视角[J]. 金融学季刊. (录用待刊). CSSCI集刊

[25]刘浩, 杨卓灵. 气候风险感知推动了企业绿色创新吗?[J]. (录用待刊). CSSCI

 

指导本科生发表论文情况,

[1]Liu, H., Ye, X.(叶晓芬,2018级投资与理财系本科生), Zhang, Q.* (2024). Foreign ownership and M&A activity: Evidence from China.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73, 102179. SSCI, BUSINESS, FINANCE Q2.

[2]Liu, H., Chen, Y.(陈越,2018级金融工程本科生), Wan, W., Zhang, Q.* (2021). A novel explanation for idiosyncratic volatility anomaly: An asset decomposition perspective. Economics Letters, 206, 109994. SSCI, ECONOMICS Q2,ABS三星.

[3]Liu, H., Lin, C(林楚茵,2021级投资与理财系本科生). (2023). Climate change news risk and corporate bond returns in China. Finance Research Letters, 58, 104526. SSCI, BUSINESS, FINANCE Q1.

 

学术专著

[1]曾勇, 李强, 刘浩, 陈佳, 李准. 基于增长期权的企业估值与资产定价——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21年6月.

 

科研项目

[1]主持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面上项目:气候政策风险与资产定价:影响机理与应对策略,项目编号:2025A1515010984.起止日期:2025/01-2027/12,在研.

[2]主持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境外股东持股的环境治理效应、机制与对策研究, 项目编号: GD24CYJ07. 起止日期: 2024/02-2027/02, 在研

[3]主持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广州市联合基金项目:气候风险暴露与企业价值:指标测度、影响机制与应对策略, 项目编号: 2023A1515110423. 起止日期: 2023/11-2026/10, 在研

[4]主持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金融开放背景下境外股东持股对中资企业并购的影响研究, 项目编号: GD21YYJ09. 起止日期: 2021/07-2023/06, 已结项

[5]主持广州市科技局项目:基于可追随来源地的境外投资者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 项目编号: 2023A04J0328.  起止日期: 2023/04-2025/03, 已结项

[6]主持广东省教育厅特色创新类项目:增长期权综合指标构建及对风险溢价的影响研究, 项目编号: 2019KTSCX036.  起止日期: 2020/03-2022/03, 已结项

[7]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生命周期视角下增长期权对企业估值和资产风险收益特征影响的研究, 项目编号: 71472025. 起止日期: 2015/01-2018/12, 已结项

[8]参与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资助项目:基于生命周期和互联网金融背景的企业融资决策与价值创造, 中宣办发[2015]49号. 起止日期: 2016/01-2019/12, 已结项

参加会议及报告

[1]2025年第二十一届中国金融学年会,2025年11月,中国南京,分会场报告题目:Harnessing AI for Investment Efficiency: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

[2]2025年第十一届中国金融管理年会,2025年9月,中国长沙,分会场报告题目:从词频到语义: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企业真实环保行为识别研究

[3]2025年第十一届中国金融管理年会,2025年9月,中国长沙,分会场报告题目:Age and Ingenuity: How R&D Age Structure Drives Corporate Innovation

[4]2025年第十一届中国金融管理年会,2025年9月,中国长沙,分会场报告题目:Foreign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and corporate misconduct

[5]2025全英/全欧中国经济学会年会, 2025年8月, 英国格拉斯哥, 分会场报告题目:What Roles do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Play in Greenwashing, as Inhibitors or Facilitators? Evidence from China

[6]2025数字金融国际学术会议会,2025年7月,中国南昌,分会场报告题目:Foreign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and corporat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7]2024年第二十一届中国金融学年会,2024年11月,中国广州,分会场报告题目:碳市场价格风险被股票市场定价了吗?基于八大试点行业的实证检验

[8]2024年第二十三届中国金融工程年会,2024年9月,中国重庆,分会场报告题目:碳市场价格风险被股票市场定价了吗?基于八大试点行业的实证检验

[9]2024年第十届中国金融管理年会,2024年6月,中国上海,分会场报告题目:碳市场价格风险被股票市场定价了吗?基于八大试点行业的实证检验

[10]2024中国国际风险论坛和中国金融评论联合会议,2024年6月,中国南京,分会场报告题目:碳市场价格风险被股票市场定价了吗?基于八大试点行业的实证检验

[11]2023年AIB Asia Pacific Conference,2023年12月,泰国曼谷,分会场报告题目:Do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curb corporate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12]2023年第二十届中国金融学年会,2023年10月,中国北京,分会场报告题目:气候变化暴露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年报的文本分析

[13]2023年金融科技与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国际论坛,2023年7月,中国大连,分会场报告题目:基于文本分析的气候风险暴露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

[14]2023年气候风险与金融市场前沿论坛,2023年6月,中国成都,分会场报告题目:气候变化暴露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年报的文本分析

[15]2023年China Accounting and Finance Conference,2023年1月,陕西西安,分会场报告题目:Do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curb corporate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16]2022年第十九届中国金融学年会,2022年10月,中国上海,分会场报告题目:Climate change news beta and the cross-sectional stock return

[17]2022年第二十一届中国金融工程学年会,2022年11月,浙江温州,分会场报告题目:Do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curb corporate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18]2020年第十八届金融系统工程与风险管理国际年会,2020年11月,中国北京,分会场报告题目:增长机会,异质信念与企业估值

[19]2020年第十七届中国金融学年会,2020年11月,中国北京,分会场报告题目:The impact of asset redeployability on firm value during COVID-19

[20]2019年第十六届中国金融学年会,2019年10月,中国杭州,分会场报告题目:产品市场竞争,R&D溢价和投资溢价

[21]2017年第十五届金融系统工程与风险管理国际年会,2017年10月,中国北京,分会场报告题目:产品市场竞争能解释盈利溢价吗?

[22]2015年中国金融国际年会(CICF),2015年7月,中国深圳,分会场报告题目:增长期权与资产定价:生命周期视角

[23]2015年第十三届金融系统工程与风险管理国际年会,2015年8月,中国芜湖,分会场报告题目:实物期权调整的CAPM,获得会议最佳论文

 

所获荣誉

2024年,教育部第九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21年,四川省第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5年,第十三届金融系统工程与风险管理国际年会,获得会议最佳论文

2025年,第十一届中国金融管理年会最佳论文三等奖

2024年,第十届中国金融管理年会最佳论文三等奖

2022年,2024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科研突出贡献奖”

2020年、2022年-2025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老师

2021年至2025年历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优秀本科生导师

2020年度,2022年度,2024年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优秀教学奖

2022-2023年,2024-2025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

2022年,2024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科研工作突出贡献奖

 

社会兼职

广东省金融开放与资产管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第二届行业发展研究专业研究员

汕尾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特聘顾问

 

讲授课程

本科生:《公司金融》《计量经济学》《投资学》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金融经济理论与方法》《微观计量与家庭金融专题研究》《论文写作指导》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实证资产定价:Stata应用》《论文写作指导》

博士研究生:《高级微观经济学》《金融经济理论与方法》

 

上一篇:钟茜

下一篇:展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