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南方日报聚焦广外:构建外语与非外语学科“双轮驱动”发展格局

来源: 发布时间 : 2022-06-30 点击量: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为展示广东高等教育发展成效,展现全省高校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部署和实践,省教育厅联合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推出“奋发有为 争创一流”全媒体报道。

近日,我校党委书记、校长石佑启接受记者专访,报道于今日刊出。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几天后,又将有20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下简称“广外”)的在读研究生启程前往美国马里兰大学,开启为期一年的海外学习生活。作为广外国际治理创新研究生项目培养对象,他们完成学业后将有机会进入国际组织实习并就业。目前,该项目已有6人在联合国等各大国际组织任职。

“作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广外‘建设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目标是一以贯之的,多年来,我们励精图治,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形成了外语学科与非外语学科融合发展、‘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日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石佑启在接受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采访时说。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石佑启

建设“新文科”五大综合交叉学科群

南方日报、南方+: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在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方面,广外取得了哪些进展?

石佑启:近年来,广外坚持以作为谋地位、以贡献求支持,在学科布局、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和教育国际化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社会美誉度和认可度不断提升。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龙头。我们以学科建设为统领,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在学科整体实力方面,学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档,使广外成为广东有学科进入全国排名前5%的4所高校之一。应用经济学、法学先后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形成了外语学科与非外语学科“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目前学校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总数位居全国外语类院校并列第一。

在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9个学科上榜,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再次上榜“中国顶尖学科”,排名全国前2%,是省内具有顶尖学科的4所高校之一。学校升格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入选新一轮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门

南方日报、南方+:在“新文科”建设方面,广外有哪些创新举措?

石佑启:“新文科”建设是国家教育发展的导向,也是学校转型升级的抓手。我们围绕“课程育人”“专业建设”“培养模式”“课程教学”“实践教学”“质量建设”六个方面布局新文科建设的“六项计划”和“二十条举措”,致力打造具有广外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强化文理融合、文文融合,结合学校特色,加强语言学科与其他专业的融合,打造国别与区域研究、全球经济治理、涉外法治、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语言与人工智能五大综合交叉学科群。

例如,我们打好“涉外法治”这张牌,促进法学与外语学科深度融合,建立了全国首家涉外律师学院——广东涉外律师学院、全国首家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学院;联合澳门理工大学举办以语言科学与人工智能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为特色的翻译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并建立“中葡英”机器翻译实验室;在全球经济治理学科群方面,本月底将挂牌成立“全球治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大湾区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两个实验室。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行2022届毕业典礼,毕业生合影留念

打造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品牌项目

南方日报、南方+:广外提出,要培养具有国家情怀、国际视野、过硬本领、创新能力、担当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如何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

石佑启:首先,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深刻认识到,越是国际化办学,越要坚持党的领导,越要强化政治引领。广外云山学生勤工助学党支部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成为学校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生动注脚。

其次,我们不断创新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本科专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增设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的新兴专业(方向),加强非通用语种、国别区域和涉外法治专业建设,并且创新“主辅修”“微专业”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再次,我们以“科教产教融合”为动力,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对于学术型研究生,着力深化科教融合,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强调产教融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2020年广外在黄埔中新知识城建立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法学院、翻译学院研究生率先入驻,发挥知识城国家创新平台和高新产业集聚的优势,强化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建设校企联合实训基地,实行学术和实践“双导师制”,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大大增强。

最后,我们还立足学校特色,继续深化“多语种+”交叉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加大“国内+海外合作培养”平台建设力度,打造“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项目”等高端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项目。

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讲好中国故事

南方日报、南方+:省党代会提出,要深入实施对外传播工程,生动鲜活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广外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在这方面如何担当作为?

石佑启:2020年,广外留学生郭沫若自费采购并送来近3万只口罩、驰援广州“抗疫”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关注,充分体现了广外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成果。广外不少留学生还将中国“抗疫”的经验与做法带回各自的祖国,成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与传播者。

广外留学生郭沫若(后排右一担任翻译,与中国赴乌兹别克斯坦联合工作组抗疫

广外一直以来致力于为中国更好走向世界、世界更好了解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一方面,我们打造传播中国故事的研究团队,目前拥有以非洲、俄罗斯、拉丁美洲、印尼、波兰等国家和区域为研究对象的科研创新团队9支、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6个、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队伍13支。另一方面,我们精心打造“一带一路”非洲研究联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论坛”“中国—大洋洲法治论坛”等大型对外交流活动品牌。

在建设传播中国故事的海外平台方面,目前学校建设7所孔子学院(课堂),是广东省在海外建设孔子学院(课堂)数量最多的高校。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孔子学院建设,加强汉语国际教育海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构建丝路校际合作机制,服务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致力把孔子学院建成优秀的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桥梁。

【典型案例】

300余人参与国际治理创新研究生项目

2019年,广外率先在广东省高校中开展国际组织人才本科培养工作,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翻译+经济学(全球经济治理)”“法学+商务英语”4个国际组织创新班;在全国高校中率先组建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启动国际治理创新研究生项目,入选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组织后备人才项目以及外交部国际治理人才的培养选拔基地。

至今,广外共选拔培养300多名硕士研究生,其中1/3被选送到马里兰大学攻读硕士学位,40名学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奖学金。在已毕业的三届学生中,29名获得在国际组织实习工作6个月以上的机会,6名正式入职联合国总部秘书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国际组织,5名被伦敦大学、马里兰大学、雪城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录取攻读博士学位。

建立立体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

广外成立全国首家涉外律师学院——广东涉外律师学院、全国首家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学院,入选教育部、司法部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涉外律师)研究生项目和广东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创办法律硕士(涉外法治)班与涉外律师班,为法治人才培养贡献“广外智慧”。

广东涉外律师学院落户广外

广外通过与国外著名高校签订合作协议,打造“专业+外语+实践”深度融合的国际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建成本硕博贯通、高校—社会协同的立体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至今,广东涉外律师学院面向广东、湖北等地从事涉外业务的律师、公证员、仲裁员举办了13期涉外法治人才培训班;法学院学生在“贸仲杯”国际投资仲裁赛、WTO模拟法庭比赛、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ICC国际刑事法院中文模拟法庭比赛等专业竞赛中获得多项一等奖。

【数读】

综合实力:升格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是广东有学科进入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排名前5%的4所高校之一;社会科学总论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系外语类院校中唯一上榜高校。

人才培养:新增本科专业10个。现有本科招生专业68个,外语语种28个。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7个,在68个本科招生专业中占比过半(54%);获批省级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9个,占招生专业总数近九成(87%)。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学位点10个;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各类学生交流项目增至260个。

学科建设:新增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1个。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重点学科7个,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5个,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档学科1个。

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近五年科研总经费2.5亿元。新增省级及以上研究基地10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备案中心6个、其他各类科研机构9个。现有国家级研究机构3个,省级研究机构19个,其中省级实验室5个。2020年获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数位居全国高校第34位;2021年获资助社科类国家级重大项目数位居全国高校第21、广东省第3。

师资队伍:新增国家级人才工程项目10项,入选省级人才工程项目8项。具有博士学历(学位)的教师比例62.9%,具有3个月以上海外学术背景的专职教师占比64.7%,45岁及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比达到53.6%;聘用“云山学者”401人,设立6个“云山工作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