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李成团
性别:男
职称: 教授
学科专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研究方向: 语用学、会话分析
代表性成果:Self-professional identity construction through other-identity deconstruction in Chinese televised debating discourse,Journal of Pragmatics, 2016 (94).
联系方式: lichengtuan@163.com
一) 学术简历:
1. 2015年8月–2016年9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
2. 2009年9月–2014年6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文科基地读语用学博士学位
3. 2004年9月–2006年6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读语用学硕士学位
二) 主要研究兴趣
中英各种机构会话中的身份构建、人际礼貌和不礼貌,包括医患交际中医生职业身份构建的言语策略、媒体危机话语的管理、医患交际冲突的管理策略、电视争辩性话语中的身份构建、高校英语教学语境中的教师身份认同、学生的二语身份构建和二语语用能力的发展、ELF背景下英语语用能力培养和发展的路径、跨文化交际中误解及其消解的策略、媒体话语和个人身份、集体身份和国家身份形象构建的关系、商务英语交际中的共知构建的策略、会话标记语的类型及其功能、交叉文化交际语用能力模块培养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英汉翻译和词汇语用学等。
三)主要论文、著作、课题:
3.1核心期刊论文:
[1] 卢立程,李成团. 2020. 基于学科背景的商务英语教师身份认同构建研究,山东外语教学,(2).
[2] 李成团. 2020. 汉语医患交际中身份构建的道德秩序,外语与外语教学,(4).
[3] Li Chengtuan. 2020. A study of emotion management, identity construction and interpersonal im/politeness in Chinese medical treatment discussions. Journal of Pragmatics (accepted).
[4] Li Chengtuan. 2020. A socio-cognitive study of common ground construction in intercultural business discourse. Pragmatics & Society (accepted).
[5] Li Chengtuan. 2019.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discourse (book chapter), in Shei C (ed.),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Chinese Discourse Analysis, Routledge, Taylors & Francis Group.
[6] Li Chengtuan, Ran Yongping & Kadar. 2018. Self-expert identity construction via other-identity negation in Chinese televised debating discourse. TEXT & TALK, (2).
[7] Li Chengtuan. 2018. A review of communicating risk. Discourse & Communication, (3).
[8] 郭丽, 李成团. 2018. 基于语料库的医患交际语篇特征分析. 外语电化教学,(6).
[9] Li Chengtuan. 2017. Constructing collectivity: ‘we’ across languages and contexts, Discourse Studies, (4).
[10] 李成团, 冉永平. 2017. 人际语用学视域下争辩会话中的身份构建研究,外国语,(4).
[11] Li Chengtuan & Ran Yongping. 2016. Self-professional identity construction through other-identity deconstruction in Chinese televised debating discourse,Journal of Pragmatics, (94).
[12] Li Chengtuan. 2016. A review of Exploring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Language in action,Language in Society, (4).
[13] Li Chengtuan. 2015. A review of Irony and humor: from Pragmatics to discourse, Intercultural Pragmatics, 12(4).
[14] 李成团, 冉永平. 2015. 身份构建的人际语用学研究:现状、原则与议题,中国外语,(5).
[15] 李成团, 冉永平. 2014. 虚假礼貌的实现方式及语用特征分析,外国语, (2).
[16] Li Chengtuan. 2013. A review of Impoliteness: using language to cause offense, Discourse & Society,(24).
[17] 李成团. 2013. 中日美命令/请求言语行为回应中关系管理与身份构建的对比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
[18 ] 李成团, 冉永平. 2012. 他人身份的隐含否定及其人际和谐的语用取向,中国外语,(5).
[19] 李成团, 冉永平. 2011. 会话冲突中的语用管理探析, 中国外语,(3).
[20] 李成团. 2010. 指示语选择的视点定位与身份构建, 外语教学,(3).
[21] 李成团. 2010. 诗歌翻译的语用视角:语境补缺和语用充实,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5).
[22] 李成团. 2010. 语用身份理论和生态外语教学探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3).
[23] 李成团. 2009. 话语标记语you see的语用功能,外语教学,(4).
[24] 李成团. 2008. 话语标记语“嘛”的语用功能. 现代外语,(3).
[25] Li Chengtuan. 2020. A study of relational ritual, affectivity, and identity de/construction in Chinese X-change programmes. Journal of Language Aggression and Conflict (under review).
[26] Li Chengtuan. 2020. A study of preaching as a meta-impoliteness strategy in Chinese mediation discourse. Pragmatics (under review).
[27] Li Chengtuan, Wu Jiayu. 2020. A study of rapport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proposing advice in intercultural English Writing Project. Intercultural Pragmatics (under review).
[28] 李成团. 2020. 从《红楼梦》中‘难’字的英译看翻译的语用补缺和语境充实,外语教学(已投稿).
3.2.专著
A pragmatic study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televised debating discourse, 科学出版社,2020年(forthcoming)。
3.3主持科研项目
1) 项目名称:中美机构会话中身份构建的人际语用学研究
项目类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8BYY223)
起止时间:2018年6月–2021年12月
2) 项目名称:语用顺应视角下视点站位、身份构建与人际礼貌研究
项目类型: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
起止时间:2010年12月–2013年12月
3) 项目名称:语用适应视角下隐含否定中身份构建的言语策略及其语用理据
项目类型:广东省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
起止时间:2010年12月–2014年12月
4) 项目名称:身份构建与人际礼貌的语用研究
项目类型:广东省高等院校特色创新项目规划办
起止时间:2014年12月–2017年12月
5) 项目名称:基于PBL的本科学术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项目类型: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起止时间:2015年12月–2018年12月
6) 项目名称: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研究
项目类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级重点项目
起止时间:2013年12月–2015年12月
7) 项目名称:以续促学–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项目类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育集团
起止时间:2018年12月–2019年12月
8) 项目名称:机构话语研究
项目类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起止时间:2017年5月–2018年6月
9) 项目名称:语用文化和身份构建研究
项目类型:广东省高等学校科研创新研究团队
起止时间:2018年9月–2021年12月
四) 开设研究生课程:
语用学、跨文化交际、批评话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