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刘胡敏
性别:女
职称: 教授
学科专业: 英语语言文学
研究方向: 英美现当代小说、创伤小说、战争小说
联系方式: liuhumin88@163.com

一、学术简历:
2000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外语系,获英美文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英国兰开斯特大学,获现当代文学研究硕士学位;2011年12月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11年获“中美教育基金”奖学金,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做研究学者。2000年至今一直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任教。历年来主要担任的课程有:高级交际英语、英国文学、希腊罗马神话、英国小说等。历年多次获得英文学院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优秀教学奖”、研究生课程质量优秀奖、优秀科研业绩奖;2018年被评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学名师”;并多次获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优秀教师”、“优秀本科生导师”、广东省“南粤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
二、主要论文、著作、课题:
(一)著作
《创伤叙事与伦理反思-英国当代战争小说研究(1996-2018)》(专著)
(二)学术论文(共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
1. 英国战争文学中的幽灵书写,《认知诗学》,2023年9月。
2. 战争记忆的建构与伦理反思:《华沙的木偶男孩》中的气味书写,《文学跨学科研究》,2023年第2期。(第一作者)
3. 论英国战争叙事中创伤的表征之流变,《学术研究》,2022年第7期。(第一作者);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4. 论新世纪英国战争小说创伤书写的新特点,《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22年第7期。
5. 创伤与异化:《士兵归来》中退伍军人的身份认同危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2年03月。(第一作者)
6. 论帕特•巴克战争小说中的创伤叙事,独撰,《当代外国文学》,2020.06。
7. Trauma, Ethical Dilemma and Ethical Choice in Barker’s War Novels, Forum for World Literature Studies, 2019.12。
8. 伦理教诲的缺失、错位的伦理身份和乱伦的创伤;《托比的房间》的文学伦理学解读,《文学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f Literature), 2018.06。
9. 论《另一个世界》里战争创伤的代际传递,独撰,《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06。
10. 错位的身份、变性的悲剧--《捕蜂器》的文学伦理学解读,独撰,《外国文学研究》,2016.08。
11. 论《水泥花园》里的乱伦,独撰,《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07。
12. 创伤和“边缘性人格障碍” 的艺术表现--帕特•巴克后期小说文本内涵的解读,独撰,《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10。
13. 爱的缺失与父权制度下的人性异化──伊恩·班克斯《捕蜂器》解读,《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4. “双性同体”的解构与重构──解读《捕蜂器》中弗兰克的矛盾身份”《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第8期。
15. “‘男子气概’的解构与重构──解析《越界》里汤姆的男性危机”,《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
16. “试论巴克《再生》三部曲对‘创伤后压力症’的描写”,《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三)教材
1.《机场英语》,主编,南海出版公司,2025年10月出版。
2.《希腊罗马神话教程》,2017.07,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要编者(排名第3)
3.《希腊罗马神话教程》,2004.07,广东省人民出版社。主要编者(排名第2)
4.《新交际英语》(4)(国家级精品教材),2017.12,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编写第8单元)
(四)项目
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1.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世纪英国战争小说创伤叙事和伦理反思研究(19BWW076),主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2019-2024。
2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学科共建项目:帕特•巴克后期小说中的创伤叙事(GD13XWW09),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14-2016。
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翻译与中国现代性”(18WYY001),排名第3,结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2018-2023。
4.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比较文学个体性向度研究(18FWW015),排名第3,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2018-2021。
5. 中希“神话形态”蕴含的“文化范式”研究(11YJA751045),排名第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社会科学司,2011-2015。
6. 英国宪章派文学及其历史命运(12YJA752029),(排名第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社会科学司,2012-2016。
主持和参与的教研项目
1. 《希腊罗马神话》,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教育部,2025年8月-至今。
2. 《希腊罗马神话》,广东省线下一流课程,广东省教育厅,2023年12月-至今。
2. 以教促思、以思促研—创新型科研能力为导向的英美文学培养模式探索,主持,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2021年-2024。
3. 以演促学:英语戏剧表演在英语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主持,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广东省教育厅,2018-2021。
4. 英美文学精品资源共享课,(排名第2),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2013-2018。
5. 英美文学教学团队(排名第2),广东省质量工程,2015-2019。
(五)教学成果奖
1. 2020年3月主持的“以演促学、以艺树人:高素质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与实践”项目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一等奖。
2. 2019年5月主持的“以演促学:戏剧表演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实践创新”项
目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3. 2018年5月参与的项目“‘两轮驱动、三标并重、四位协同’的英语业人才培养
模式创新与实践”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
(六)一流课程
1. 2025年《希腊罗马神话》课程获批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
2. 2023年《希腊罗马神话》课程获批广东省线下一流课程。
三、开设研究生课程
《英国小说》
四、学术兼职
1. 海南省翻译学会会长
2.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认知诗学分会常务理事
3. 中国高教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4.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理事
5. 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小说研究会理事
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
7. 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8. “海南外语”平台专家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