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广外57周年校庆|羊城晚报对话石佑启:全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在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中发出“广外声音”

来源: 发布时间 : 2022-11-26 点击量:

前言:轻歌曼舞,有凤来栖。在清爽的微风、清凉的秋日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下简称“广外”)迎来了建校57周年华诞。近五年来,广外升格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是广东有学科进入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排名前5%的4所高校之一,社会科学总论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系外语类院校中唯一上榜高校。广外是如何显著提升综合办学实力的?未来怎样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学校各项事业谋发展?

羊城晚报为此专访了广外党委书记、校长石佑启教授。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羊城晚报报道截图

广外党委书记、校长石佑启教授

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导向

提高国际人才培养质量

羊城晚报:广外将如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并谋划未来五年的发展?如何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石佑启:未来,广外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加快构建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持续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持续深化“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

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导向,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深入推进“双一流”“新文科”建设,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持续推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地落实。完善科研创新体系,深化科研体制和评价改革,主动服务国家和地区重大战略,致力打造原创性、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打造一流教师队伍和人才队伍。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

广外校门

广外要紧密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华文化走出去等国家战略需求,发挥自身在国际化人才培养、外国语言文学、全球经济治理、涉外法治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要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抓好抓实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教师争做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致力培养一批“大国良师”,打造一流教师队伍和人才队伍。

广外学生毕业照

在粤率先培养国际组织本科人才

本科招生专业过半为国家级一流

羊城晚报:广外近年来在人才培养上有哪些创新发展?取得哪些成效?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怎样的人才支撑?

石佑启:近年来,学校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全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过硬本领、创新能力、担当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一是以“新文科”建设为抓手,推进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创新。近年来,学校将“新文科”建设作为转型升级的抓手,围绕“课程育人”“专业建设”“培养模式”“课程教学”“实践教学”“质量建设”六个方面布局新文科建设,致力于打造具有广外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强化文理融合、文文融合,加强语言学科与其他专业融合。围绕涉外法治这个交叉学科,建立了全国首家涉外律师学院——广东涉外律师学院、全国首家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学院;联合澳门理工大学举办以语言科学与人工智能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为特色的翻译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并建立“中葡英”机器翻译实验室;在全球经济治理与大湾区建设学科群方面,今年7月“全球治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大湾区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两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落户广外。

广外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毕业生合照

二是以“科教产学融合”为动力,推进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针对学术型研究生,强化科教融合,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强化产教融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2020年广外在黄埔中新知识城建立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法学院、翻译学院研究生率先入驻,发挥知识城国家创新平台和高新产业集聚的优势,建设校企联合实训基地,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大大增强。

广外在黄埔中新知识城建立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

学校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和方法举措,近年来在人才培养特别是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学校率先在广东省高校开展国际组织人才本科培养专项工作,共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翻译+经济学”“法学”等四个国际组织创新班,着力推进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

此外,学校着力培育优势特色专业集群,发挥一流本科专业示范引领作用,提升专业整体办学水平。目前学校共获3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68个本科招生专业中占比超过一半(54%),数量位居全国同类高校、省属高校前列。广外入选教育部、司法部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涉外律师、国际仲裁)研究生项目,4个项目入选国家留基委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项目和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广外学生毕业照

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

社会科学总论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羊城晚报:为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学校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有何特色做法和新突破?

石佑启:近年来,广外紧紧围绕建设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战略目标,重内涵、强质量、显特色,学科建设成效显著,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一是在增强学科整体实力上取得新突破。近年来,学校按照“统筹规划、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树立“大学科、跨学科、集群化、特色化”的意识,建设高水平学科体系,瞄准学科前沿,优化学科布局,打造学科高峰,汇聚一流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做强做精优势学科,培育发展新兴交叉学科,进一步提升学科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广外校园风光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档,使我校成为广东有学科进入全国排名前5%的4所高校之一。应用经济学、法学先后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形成了外语学科与非外语学科“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一级学科博士点数量位居全国外语类院校并列第一。社会科学总论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是外语类院校中唯一上榜高校。学校升格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入选新一轮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

广外举办中国文化节活动

二是在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上取得新突破。近年来,学校立足科研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以有组织的科研为抓手,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构建科研事业繁荣发展新格局,实现“重大项目、重点平台、重大成果、重要奖项”新突破。系统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近五年,学校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4项,全国排名第37位。学校获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101项,全国排名第56位。2020年获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数位居全国高校第34位;22项成果获得第九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实现特等奖零的突破;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连续多年入选外交部重点合作单位,在最新发布的《全球智库影响力评价报告2021》中位列中国智库榜单第23位,是广东高校智库中唯一进入前30名的智库。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入选人数连续两届位居全省并列第一,至今已有6人入选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

广外校园风光

为国家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人才保障

形成独具广外特色的智库服务品牌

羊城晚报: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外”一词多次出现,广外将如何服务国家形成新的对外开放格局?

石佑启:广外将积极响应国家对外开放战略部署,推动形成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国际化,提升学校服务国家对外开放的能力以及国际影响力,为国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是积极拓展国际化办学资源,构建更优质、更具活力的国际合作网络。抢抓“双区”建设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等重大机遇,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及“穗澳知识合作先行示范区”建设。以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为重点,深入拓展国际合作网络。截至目前,广外已与60个国家和地区的486所大学和学术文化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

广外学生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实习

二是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在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中发出“广外声音”。持续聚焦全球经济治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和地区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充分发挥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研究基地、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广东法治研究院、国别和区域高等研究院等新型高端智库的作用,力争在全球经济治理、国别和区域研究、开放经济、区域法治与涉外法治、国际传播、周边外交关系等领域形成独具广外特色的智库服务品牌。

广外学生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实习

三是积极发挥“小语种”特色优势,在服务国家形成新的对外开放格局中贡献“广外智慧”。充分发挥毗邻港澳及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学校“多语种”特色和“经管法”交叉融合的学科优势,加强语言与经管法研究深度融合,以“小语种”服务国家“大战略”,推进国别和区域研究精准、定向发展。加强语言和新闻传播研究深度融合,植根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提高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加强语言、经管法与国际关系研究深度融合,把握治理规则,助力全球治理创新发展,构建融通中外、开放自信的话语体系,打造广外特色实验室品牌,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广外外教在该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体验陶艺活动

打造高水平国际化学术团队

培养一批新型国际传播人才

羊城晚报: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国际传播”一词多次出现,广外将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向世界展现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国家形象?

石佑启:国际化是广外最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时刻胸怀“两个大局”,始终坚定地融入和服务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需求,按照国家所需、未来所向、广外所能,积极发挥外语专业特色和优势,用多语言技能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贡献广外智慧和力量。

一是致力打造讲好中国故事的研究团队。目前学校拥有以非洲、俄罗斯、拉丁美洲、印尼、波兰等国家和区域为对象研究组建科研创新团队9支、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6个、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队伍13支。接下来学校将进一步拓展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出版机构的合作,探索设立海外研究中心。着力在国别和区域研究、全球经济治理等优势领域引进国(境)外专家,打造高水平国际化学术团队,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增强国际学术话语权。

二是致力打造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人才。学校充分发挥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等学科和广东省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等平台优势,大力培养一批政治立场坚定、具有高度文化自信、拥有全球视野的新型国际传播人才,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国家形象增添新的力量。

广外留学生郭沫若(后排右一)担任翻译,与中国赴乌兹别克斯坦联合工作组支援抗疫

三是致力打造讲好中国故事的学术品牌。组织教师积极承担国家对外传播科研任务,将代表中国学术水准、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学术前沿的学术精品,以外文形式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并进入国外主流发行传播渠道,深化中外学术交流和对话。精心打造“‘一带一路’非洲研究联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论坛”“中国—大洋洲法治论坛”等大型对外交流活动品牌。

【数据】

人才培养:五年来,学校新增本科专业10个。现有本科招生专业68个,外语语种28个。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7个,数量位居全国同类高校、省属高校前列;获批省级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9个,占招生专业总数近九成(87%)。新增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学位点10个;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各类学生交流项目增至260个。

广外学生毕业照

学科建设:近五年,学校新增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1个。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重点学科7个,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5个,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档学科1个。软科中国学科精度位居全国第68位。软科中国高校文科实力排名53位。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9个学科上榜,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连续三年上榜“中国顶尖学科”,排名全国前2%。

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五年来,学校新增省级及以上研究基地11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备案中心1个,其他各类科研机构6个。学校现有国家级研究机构3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备案中心6个,省级研究机构22个,其中省级实验室6个。2020年获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数位居全国高校第34位;22项成果获得第九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实现特等奖零的突破。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入选人数连续两届位居全省并列第一。近五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4项,全国排名第37位;获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101项,全国排名第56位;获国家自科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项目1项。

广外法援中心进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师资队伍:近五年,学校新增国家级人才工程项目12项,入选省级人才工程项目10项。具有博士学历(学位)的教师比例65.1%,具有3个月以上海外学术背景的专职教师占比64.7%,45岁及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比达到54.8%;聘用“云山学者”424人,设立6个“云山工作室”。

国际交流合作:五年来,与广外有交流合作关系的国(境)外大学及文化机构新增86所,总数达486所,并实现本科合作办学项目零的突破。获批教育部“万人计划”项目立项17项。

广外校园风光

【新貌】

新校史馆开馆:给予广外人智慧和力量

穿越时光长廊,从“‘凤凰鸣矣,于彼高冈’办学溯源与初期发展”到“‘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建设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办学历程均历历在目……11月22日,在建校57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广外新校史馆正式开馆。

这所承载了“广外人共同的记忆”的校史馆坐落在白云山校区中心位置,建设面积约1345平方米,由固定展区和主题展区组成。按时间顺序分别展示学校各阶段在党的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化办学等方面的发展成就。校史馆建设以史实史料为依据,采用中英文双语图文、弧形电子屏、电子沙盘、拍照互动VR、校友触屏互动查询、实景展示等方式,将历史传承与互动体验相结合,展现了广外发展历史和国际化特色的办学历程。

广外新校史馆

【活动】

举办校友嘉年华:探寻广外人共同的记忆

除了举行新校史馆开馆仪式外,广外近期还举办了主题为“‘吾’有所爱,‘其’名广外”57周年校友嘉年华,凝心聚力为海内外全体校友打造心连母校、情系母校的良好氛围,共同为广外庆贺生日。

学校创新开展“广外毅行”竞步走活动云游母校,实现校友与母校“云”同行;在新校史馆里设立专属“校友厅”,即可实现扫描识别人脸调出专属广外人的青葱岁月;还有“为母校庆生”微视频祝福、“广外优秀社会科学家”推介等系列活动,一同探寻广外人共同的记忆。

广外学生毕业照

石佑启号召全体广外人,“要从厚重的校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坚守和传承中发展好广外特色和优势,在建设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道路上跑出我们这一棒的‘高质量’和‘加速度’,奋力谱写新时代广外卓越远航的壮丽华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