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桂诗春谈治学之道:我是一个“图书馆员”

来源: 发布时间 : 2011-06-07 点击量:

本网讯 5月25日下午,距离讲座开始还有十五分钟,图书馆负一层报告厅内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一位耄耋老人从观众席后台缓缓走来,他就是蜚声海内外的语言学泰斗桂诗春。今天,他为广外师生带来一场题为“我是一个‘图书馆员’”的演讲,分享他这一生的治学经验。

此次讲座由校研究生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和图书馆共同主办,图书馆馆长伍方斐主持。作为桂诗春的学生,副校长刘建达首先致辞,谈起老师的成就时,他不吝溢美之词:“桂老是个宝藏,是取之不尽的宝藏。我们可以从这个宝藏出更多的宝。”“桂诗春所为人熟知的是他在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丰硕成果,但事实上他还是一位美食家、电脑发烧友。他不仅会电脑,每天还玩几个小时的游戏……”刘建达的“爆料”引起现场惊呼声不断。

刘建达谈老师不为人知的一面

我是一个‘图书馆员’”

为什么选“我是一个‘图书馆员’”这个题目呢?“图书馆员”为什么带引号呢?桂老幽默地说,一方面是因为我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图书管理员;另一方面,(“图书馆员”)无非是和书打交道,最能反映我一生的轨迹,而且也是我一生获益最大的地方。作为一位长期与图书打交道的长者,他勉励大家要多读书,珍惜读书的机会,“我们那一辈读书不是个容易事”,大家应时刻谨记“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我们在读书的同时也应该要有批判精神,这就是所谓的“尽信书不如无书”。

我是一个“图书馆员”

“图书馆员”又怎能不精通图书馆学呢?桂诗春纵连古今、横贯中西地谈道,远至春秋时代,“老子就是个图书馆员”,到了汉代,刘歆编《七略》,为世界上首创图书分类法。直至近代,许多知名学者、政治家如李大钊、毛泽东、胡适等都与图书馆有着密切的联系。国外的图书馆也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1200年,叙利亚便出现宫廷图书馆,而如今在美国,图书馆员已经成为一份吃香的工作,2007年的平均工资达51,400美元。

图书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桂诗春引入其英文定义,阐明其本身具有的“信息科学”属性。同时将它与信息论联系起来,通过二战盟军破译德军加密信息作为实例,解释了信息的重要作用。

信息不重要,关于信息的信息才重要

从信息论到信息科学再到信息社会,从比特(信息论以比特bit为单位)到计算机与因特网,图书资料正以数字化的形式不断缩小其体积。随着光储存器的发展,桂诗春认为,V. Bush(美国联邦政府科学研究与发展办公室主任)的梦想(memex)正在实现:每个人的案头上都有100万册图书。

在信息时代,“原子不会值那么多钱,而比特却几乎是无价之宝。”桂诗春引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的观点,通过农民网上卖菜,本拉登被美军击毙的事例说明了信息的重要性。然而,在信息爆炸时代,光是用每秒一条的速度去浏览Google检索“information”的全部结果,都需要花费82年的时间。这时,关于信息的信息之重要性便凸显,一位“老练的英国管家”(语出自Negroponte),即界面代理人至关重要。这位管家或“人”,就是关于信息的信息。如何获取这些“信息”?桂诗春认为,通过互联网、电子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可以便捷地获取信息,同时参加新闻组、电子论坛,浏览个人网页也同样可以获得所需的信息。

在数字化世界里生存

图书馆数字化任重道远,信息共享面临两大难题

国外有学者预测,实体性的图书馆将走向死亡,取而代之的将是电子图书馆。“我校图书馆的努力方向是建立电子图书馆,完成从原子到比特的过渡。”桂诗春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员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图书馆员能够热心信息管理工作,完善网络管理服务,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与网络服务,图书馆的建设则要朝电子图书馆方向大踏步努力。

针对场下同学提出信息共享面临的难题时,桂诗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答,他认为横亘在信息共享面前的“两座大山”一是多语种,二是版权问题。短时间内这两个问题很难解决,但桂老相信,“共享是一种理念,一种理想”,体现共享精神的互联网的兴盛便是一种突破,因为“信息公路是大家都能走的”。我校的语料库便是在这种共享精神下运作的,桂诗春谈道,微软曾打算收购,但是我们回绝了,资料可以用,却不可以垄断。

桂辛格”的治学之道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以其头脑灵活,语出睿智而闻名,而桂诗春式的灵活与机智也为他带来“桂辛格”的称号。面对这个称号,桂诗春并不以为然。他谈及自身的治学之道,反复强调“视野要开阔”。

他进一步解释道,视野广阔,接触点多,兴奋点也多,把问题联系起来,思维就活跃了。如何扩大视野?桂诗春总结自己多年经验,提出,一要多掌握信息,多掌握关于信息的信息;二在于精读好书,将书本内容互相关联起来便能发现其中相同之处;三在于不断更新处于“半衰期”的老化信息,有效利用信息源和信息系统。总此三点为讲座画上点睛之笔。

讲座气氛热烈,历两个半小时结束。研究生处副处长朱文忠致辞,他感谢桂诗春教授为年轻学子们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同时也勉励学子们不断努力,不断超越。最后,伍方斐代表图书馆赠送桂诗春这位“荣誉图书馆员”一个“1TB”容量的移动硬盘。伍方斐笑称他送的不是“比特”而是“原子”,但是能装“比特”的“原子”。

伍方斐代表图书馆向桂诗春赠送移动硬盘

关闭